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声音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深度调查 唯真唯实|全国最小镇变身渔旅强镇——看北海市侨港镇如何向海图强深化渔文旅融合发展

2024-01-20 19:51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作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新闻眼                                                                     

侨港镇是全国游客向往的热门旅游目的地,周末和节假日人气更加爆满。2023年侨港镇游客接待量迎来爆发性增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50%。弹丸之地已成备受关注的明星小镇。记者深入侨港镇走访调研,探寻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渔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崛起,打造高品质、高品位、高质量发展的渔旅强镇。1月20日广西日报以八桂视点“新闻1+1”的形式,在广西日报要闻二版+整版进行联动报道,敬请垂注。


广西日报在要闻二版做联动报道,点击此处观看详细消息。


广西日报整版报道。


调研主题:如何深化渔文旅融合壮大海洋经济

调研关键词:渔文旅融合 党建引领 向海图强

调研时间:2024年1月

调研地点: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

“因侨建镇,因镇建港,因港兴镇而富侨”,说的就是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

侨港镇于1979年经国务院侨办和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是全国唯一的安置越南归难侨建制镇,当时集中安置越南回来的归难侨7700多人。侨港镇也是全国最小的镇,面积仅1.1平方公里,有着传奇而动人的故事。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侨港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昔日的荒凉沙滩变成了全国渔业重镇、旅游名镇、全国特色小镇,曾被联合国难民署誉为“世界安置难民的橱窗典范”。弹丸之地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小镇。

1月16—19日,记者深入侨港镇走访调研,探寻在新形势下归侨之乡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渔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加快崛起,打造高品质、高品位、高质量发展的渔旅强镇。

在侨港开展的水上运动表演。 冯国庆/摄

擦亮文化底色 新潮港湾迸发蓬勃活力

“40多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着他们的孩子,从越南回国,定居在侨港。”1月16日,在侨港镇的港港文化创意中心,归侨二代冼宙洋指着一艘由废弃渔船改造成的帆船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就是乘着这样的渔船从越南回到中国。记者注意到,帆船木板上满是涂鸦,橘色风帆上画着图案、写着诗歌,整艘船透着别样的文化气息。

港港文化创意中心原是侨港的废弃旧电影院,冼宙洋是创意中心负责人,经过近一年努力,这里已改造成为一个青年文化艺术开放街区,聚集着一批喜欢音乐、看Live演出、玩艺术的年轻人。

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文艺青年的创意:把从海滩捡回的海洋垃圾,创作成现代艺术展品;根据归侨回忆,制作从越南漂流归国时摇曳的舟楫……开设以来,港港文化创意中心已经吸引了咖啡店、饰品店、非遗文创、摄影等10多家店铺进驻,目前仍有新店陆续入驻。

创意中心还引入极具潮流文化特色的Livehouse演出形式。“这也是年轻人喜欢而以前侨港缺少的内容。很多年轻的音乐爱好者知道了这个地方,专程从外省过来,大家聊聊音乐,喝喝咖啡,很休闲惬意。”冼宙洋酷爱弹吉他和唱歌,身边有许多新潮的年轻朋友。港港文化创意中心自去年3月开放以来,已举办音乐现场演出、集市、生活节等约60场次,吸引了国内Livehouse圈的知名乐手前来演出。“我们努力打造青年文化艺术开放街区,就是告诉人们,到侨港除了可以逛海滩和风情街,还可以体验充满活力的时尚文化。”

在冼宙洋看来,侨港充满生机与活力,背后是文化的力量。“我希望通过举办各样的活动,将侨港的异域文化和疍家文化传播出去,同时把外面的文化引进来,通过融合创造更多可能性。”冼宙洋说。

“文化是侨港发展的底色。”侨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道富介绍,侨港以文化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归侨文化、美食文化、疍家文化、家国文化,常态化举办民俗活动,当地的咸水歌、疍家婚礼、扒龙舟、开海仪式等传统特色习俗被列入自治区、北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侨港还建设了侨港华侨历史展览馆,记录侨港的历史变迁;建设了电建村史馆和渔耕文化馆,记录电建村的渔耕往事……这一系列场馆免费开放,成为传播北海海洋文化的有效窗口。

侨港风情街人潮涌动。 记者 吴丽萍/摄

夯实产业基础 最美文艺渔村声名鹊起

走进电建村的渔耕文化馆,渔船、渔具等疍家旧物件营造出别具特色的文艺范,游客争相拍照。

“以前的电建村道路狭窄、飞线乱挂,是典型的城中村,如今村容村貌实现大变样。”电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陵泉说。

变化始于2021年侨港镇启动的电建村改造项目。“电建村被誉为‘虾米第一村’,我们突出虾米特色文化,打造最美文艺渔村。”吴陵泉介绍,项目邀请在江浙一带有新农村改造经验的设计团队进行整村规划,累计拆除8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打造电建村门楼、虾米广场等景观,改造20条背街小巷,用渔民特色彩绘点缀路边墙面等,同时不定期举办乡村音乐会等活动,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随着最美文艺渔村声名在外,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也带动了该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电建虾米以颜色靓、味道鲜、品质优而远近闻名,在该村的虾米工坊记者看到,工坊再现了渔民加工虾米的传统场景,令游客倍感新鲜,不少游客对电建村的虾米伴手礼产生了浓厚兴趣,纷纷下单购买。据悉,电建村每年加工虾米约1000吨,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

借着最美文艺渔村的东风,电建村还大力发展民宿业。目前,村里已有超过100家民宿、客栈,同时有多处民宿正在忙着装修,迎接下一波旅游旺季。

“我们有20间客房,这段时间入住率超过九成。”电建村夏树旅拍民宿负责人、银海区民宿协会副会长庞忠龙告诉记者,去年元旦开业以来,民宿客流稳定,旺季时多为满房状态。

据了解,近年来侨港镇积极引导村民利用闲置民房改造或出租发展民宿,目前在电建村、亚平村、侨南社区已形成300家左右的民宿集群。

搭上电商快车 现代渔港掀起直播热潮

“舟楫为家,捕鱼为业”,在侨港镇电建渔港码头,记者看到,已出海捕捞回港的渔船聚集在一起,船家在清点一天所获,整理船舱。渔港、渔船、渔民、渔家生活,构成小镇日常的风景线。

电建渔港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渔港,已发展成为全国渔业重镇。改革开放之初,全镇只有600多艘风帆小渔船。如今,则拥有2000多艘大功率渔船,传统近海捕捞向远洋迈进,年捕捞和交易量达40多万吨,产值50亿元。

虽是深冬时节,但北海依旧温暖如春。1月18日凌晨5时许,侨港镇电建码头早已人头攒动,渔船发动机轰鸣声,渔民抬着渔获上岸吆喝声,渔获交易叫卖声,交织成欢快的渔港交响曲。

电建码头每天有超百名主播在此“走播”,和嫂往往是最早赶到码头的主播之一。她将手机镜头聚焦码头热闹的场景,活蹦乱跳的海鲜通过视频直播,吸引网友们下单。“每天有一两千人观看我的直播,海鲜销售额1万元左右。”和嫂说,直播带货可以把侨港的新鲜海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和嫂不仅做网络直播,也在码头边上开起了一家海产品销售夫妻店,“和哥和嫂海鲜品牌”逐渐被网友熟知。“我是第五代渔民了,也是归侨,现在上岸当老板了。”和哥告诉记者,随着电商的兴起,侨港的渔民纷纷做起了直播带货销售海产品,或者开海鲜店,每年都有不错的收入。如今,侨港镇海产品网络年销售量超8亿元,侨港直播电商入选全国农村电商典型案例。

渔业是侨港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发展的基本盘。侨港渔业人口占比超八成,近年来侨港全力推动渔业产业提档升级,促进渔民增收。

侨港加大冷链物流建设,推动渔民和快递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开展及时分拣、打包、冷冻储存、快递等服务,让海产品及时锁鲜,以最快速度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同时,侨港着力打造“党旗红+电商孵化岛”,建设培训中心、主播驿站等八大平台,免费提供直播培训、团队搭建等六项服务,培育孵化归侨眷属、“渔民主播”近300名,并帮助渔民设计属于自己的海产品品牌,让侨港海产品更具有辨识度,形成特色IP。

去年6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试点名单,银海区沿海渔港经济区上榜。作为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侨港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计划投入1亿元,以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人文渔港五大方面为建设目标,把侨港打造成为集渔业生产、鱼货交易、水产品加工与渔业休闲产业等于一体的百亿级渔港经济区。

别具特色的疍家婚礼表演。 冯国庆/摄

坚持党建引领 提升旅游服务硬核品质

“以前来侨港玩,逛完侨港风情街就没了,现在还能看展馆、逛集市、住民宿。”1月19日,来自山西太原的游客梁女士感慨地说,5年后再来这里,深感侨港变化很大,可看可玩的东西明显增多。

拥有400多家美食店铺的侨港被誉为“深夜食堂”。近年来,侨港推动侨港风情街提档升级,实施夜景亮化美化工程,解决了侨港风情街经营秩序、安全生产、排污排烟等问题。同时扩大街区面积,延伸打造特色小吃一条街——“籺仔街”,在侨港海滩打造“越式夜市”,让魅力风情侨港“愈夜愈美丽”。如今,侨港风情街获评广西旅游休闲街区和自治区级步行街、2023年广西美食夜市品牌,上榜广西首批100个“文旅打卡点”,众多荣誉加持使得这条街早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不仅如此,侨港还实施了“七个一”工程(一街一线一圈一区一馆一村一滩),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开通环港巴士,将侨港风情街、华侨历史展览馆、电建村、侨港沙滩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一条“吃住游乐购”旅游线路。2022年,侨港获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同时,侨港镇积极打造“侨桥红”党建品牌,服务源源不断的客流。侨港镇党委委员唐昌婕介绍,依托风情街、侨港海滩红色旅游驿站,该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服务窗口”“党员示范经营户”,党员志愿者365天开展夜巡,网格员对餐饮行业重点关注商家实行旺季“两天一走访”、淡季“五天一走访”,对海滩等重点区域定点值守,有效解决海鲜餐饮宰客、停车乱收费等旅游市场乱象。

侨港不缺人流量,但如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旅游消费?

丰富文旅业态是努力的重要方向。2023年,侨港成功举办大树生活节、沙滩音乐节等综合文旅活动,协助承办全运会沙滩足球,“一带一路”帆船、翻波板等赛事,2023年“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银海区分会场设在侨港,累计举办音乐表演、电影首映会、文化艺术展览等专题活动上百场次。目前正在建设电建美术馆,计划近期开放。下一步,侨港还将与国内各大艺术院校、文化名家合作,在侨港打造摄影小镇和以水彩画、油画为主的写生基地,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名家到侨港长期停留,激活文化活力,厚实文化底蕴。

侨港镇党委书记梁锋表示,侨港镇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写好“海”的文章,壮大海洋经济,以“侨桥红”“欢旅党建联建”党建品牌引领,打造海产品电商小镇,加速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稳住渔业基本盘;坚持渔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打造滨海旅游名镇;提升服务品质,用心用情服务游客,让游客感受到“来到北海就是北海人”的温暖。(记者 吴丽萍 覃鸿图)



记者观察

用文化符号开启“引流密码”

吴丽萍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行走在北海侨港镇,可以真切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气息,清晰看到以文化串起来的发展主线。

侨港镇是疍家人的聚集地。见证北海历史文化和疍家人生活变迁的咸水歌被称作“有声化石”,在侨港镇比较完整地保留并传承了下来,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2010年,咸水歌与疍家婚礼一起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有游客表示,到侨港,听上一曲咸水歌,便可了解一段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疍家渔民恢复了一度中断的端午节龙舟祭海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每逢端午,侨港镇电建码头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当地传统扒龙舟活动热闹举行。2020年,侨港镇的海上扒龙舟习俗入选自治区非遗名录。许多游客因扒龙舟而了解电建码头,愿意凌晨起床到码头体验一番海鲜早市“抢鲜”,为的就是“吃情怀,吃文化”。

“风景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文化则可以让游客留下来。”近年来,侨港镇着力打造“文化符号”,对开海习俗、疍家婚礼、咸水歌等非遗代表项目进行展演和推广,建成并开放侨港华侨历史展览馆、渔耕文化馆和虾米工坊,向公众展示侨港镇的文化魅力,侨港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夜游侨港风情街、入住最美文艺渔村……越来越多游客在侨港停留。

在新形势下,侨港镇蓄势待发,电建美术馆计划于近期开放。根据发展思路,侨港镇还将打造摄影小镇和水彩画、油画写生基地,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名家到侨港长期停留。向海图强、开放发展,通过持续推动疍家文化、海洋文化、美食文化、家国文化在开放中融合、在创新中发展、在开拓中传承,侨港镇必然打造出更多的“文化符号”,持续扩大引流效应,助推小镇高质量发展。


圆桌对话

让流量变“留量”

本报记者 覃鸿图

当前,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变成发展增量?在调研中,记者采访了政府主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行业专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等,他们抛观点、谈看法,纷纷为侨港支招。

“要增加体验式旅游的场景。”北海市文促会副主席、北海旅居者协会会长樊国仁认为,侨港要更加突出侨文化,可建设侨文化体验馆;做足海洋文化,加大推出乘坐渔船、海钓、赶海活动等体验活动,同时加大消费引导,吸引游客在侨港消费。

在侨港经营餐饮的李华金认为,要提升游客在侨港的消费意愿,一是商家自身要树立诚信经营意识,不宰客,不欺客,保障顾客消费权益;二是打造餐饮品牌,通过注册商标、媒体宣传等方式塑造口碑相传的美食品牌;三是政府方面维护辖区内商家良性经营,通过管控经营环境,打击恶意竞争等方式,为商户提供更优质的经营环境;四是政府与商铺合作升级美食品牌,打造美食图册,挖掘美食文化,传承美食技艺。

侨港镇党委委员黄春燕表示,侨港将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便利性;持续推出多样化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和喜好。同时,加强旅游管理和监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侨港电建村盖庭民宿负责人、银海区民宿协会常务副会长薛骏认为,民宿是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重要方面,侨港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电建村的路修得更好、更有情调,引进一批高端民宿,带动“最美文艺渔村”民宿群品质整体提升,才能让游客愿意住得更久。


观看愈夜愈美丽的侨港。视频由侨港镇政府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