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媒体声音

[中国旅游报] “要把壮族织锦传承下去” ——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兰培文

2023-07-20 11:09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孟 萍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兰培文在挑花织锦 受访者 供图


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人兰培文一直忙个不停,不仅要参加广西来宾市的各种文化旅游品牌系列活动,他经营的企业——壮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也在加班加点赶制民族服饰,完成新增的大量订单。

数年前,兰培文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他将壮锦元素融入日常用品、文创产品,使传统织锦工艺迸发出新活力。

唱着山歌织壮锦是兰培文从小就喜欢的。他的姑奶奶是来宾市忻城县远近闻名的绣娘。从小,他就跟随姑奶奶织锦、绣花,唱山歌。

“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这是昔日忻城织锦鼎盛时期的写照。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织锦逐渐式微。直到今天兰培文依然记得,当年,姑奶奶在织背带时,痛心地说:“我们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传统工艺,可能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而失传啰”。“我会接着做下去的!”看到姑奶奶的担心,兰培文下定决心,要把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下去。

长大后,兰培文放弃了在广东的工作,返乡做起了“织郎”。他用仅有的5000元和表哥一起购置了2台织机,将自家闲置的老屋作为生产基地,开起了壮锦店铺,代工制作民族表演服装。

兰培文发现,家乡人所织的壮锦虽然美丽,但只有床单、背带、被面“老三件”,与现代人的需求脱节,导致产品销量不大。他决定另辟蹊径,和表哥用壮锦制作了两个斜挎包,以棉麻布为主,壮锦作为装饰。没想到拿到市面上销售后,很快就卖出了一个。剩下的另一个兰培文舍不得卖了,因为这是他第一次自主生产的壮锦产品,他要留作纪念。

尝到做壮锦包包带来的甜头后,兰培文信心满满。他尝试设计日用品,也是将壮锦作为装饰。比如时尚的壮锦围巾,朴素精致的壮锦笔记本,秀雅的壮锦摇扇,色泽艳丽的壮锦包包、壮锦高跟鞋等。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新产品物美价廉,更容易被客人接受。随着慕名而来的客户越来越多,兰培文又开始探索私人定制模式。

如今,在兰培文的工作室里,壮锦产品琳琅满目。壮锦呈现的不再只是粗犷朴素的美,而是传统与时尚相互融合的灵动之美。近年来,他设计的壮锦民族娃娃等作品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广西艺术作品展览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银奖和金奖。通过参加各种赛事、文创展销会,兰培文兑现了对姑奶奶的诺言——把壮族织锦传承下去。

2015年底,忻城县在大夫第旧址上打造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通“非遗+扶贫”“旅游+扶贫”特色产业链。兰培文成为基地负责人。

由于靠近旅游景点,许多游客都会到基地逛逛,这为兰培文推广壮锦打开了另一条路径。经历了一年的摸索后,兰培文结合壮锦传统工艺元素设计了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创意产品,使得原本少人问津的壮锦成为当地有代表性的旅游商品。

为进一步发扬壮锦文化,兰培文还主动担起当地各类文化活动的策划任务,将壮锦文化与旅游、教育相融合,开展了多场非遗主题活动,开设了壮锦体验班,让壮锦为更多人所熟知。“莫老爷招亲”、嫦娥献舞、糯米饭大赛……不管是民族节日“三月三”,还是国庆、中秋等公众假期,兰培文策划的各种创意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的支持下,忻城县在兰培文的壮锦生产基地成立了“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基地”。每年,基地都会举办织锦培训班,招收织娘。“织娘们可以选择到基地织锦车间工作,也可以选择领取原材料回家加工,产品由基地统一销售,织娘平均一年能增收1.5万元左右。”忻城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0年以来,兰培文先后荣获文化和旅游部“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第三届来宾市道德模范、来宾市“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还荣登中宣部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未来,我将继续传承壮锦技艺,让壮乡的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推动家乡旅游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兰培文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