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11月14日至15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金城江区人民政府、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中心共同承办的“鼓韵河池·活力金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示活动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与区外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交流,进一步提升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影响力,推动区域文化交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韦江在中国—东盟铜鼓习俗保护学术交流活动上致辞
14日上午,在中国—东盟铜鼓习俗保护学术交流活动中,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韦江,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孔献玲,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翟红玲;相关省份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单位负责人,以及来自区内外的非遗保护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众人围绕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保护、中国—东南亚国家铜鼓文化研究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共护文化根脉、共促文明互鉴、共拓发展路径,推进铜鼓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共同探索国际合作与申遗机遇,进一步提升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

中国—东盟铜鼓习俗保护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当天晚上,“神韵河池·活力金城”第二十三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在河池市体育场精彩上演。演出紧紧围绕“铜鼓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分为“鼓韵千年”“鼓聚同心”“鼓动未来”三个篇章,通过表演、歌唱、舞蹈、说唱、情境歌舞、情景音画、非遗展演等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生动的视听盛宴。

“神韵河池·活力金城”第二十三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幕式现场
15日上午,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暨滇黔桂铜鼓文化交流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活动汇集了区内外优秀非遗展演项目,来自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展演团队带来了《铜鼓声声迎宾客》《刘三姐歌谣》《铜鼓舞(勤泽格拉)》等非遗特色节目,集中展示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成果。百色市田林县浪平镇平山村木柄瑶铜鼓队,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展演队、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也展示展演了一批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现场展演高潮迭起,掌声阵阵,有力促进了文化交流互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暨滇黔桂铜鼓文化交流活动现场——表演《铜鼓声声迎宾客》

传统舞蹈《瑶族铜鼓舞》

传统音乐《湘西苗族民歌》

传统舞蹈《铜鼓手巾舞》
此外,现场还设置了非遗集市、非遗美食品鉴等体验活动,让受邀嘉宾和现场观众通过互动体验、实物展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丰硕成果,亲身体会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非遗集市人气爆棚
活动期间,受邀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们还实地考察了文旅融合项目——金城江区小三峡景区、河池市职教中心学校、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非遗美食体验馆,调研了解非遗保护传承的“河池经验”。


活动嘉宾在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考察了解职业教育与非遗融合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国家级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成果,也为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供了交流与借鉴的平台,是一次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的生动探索和有力实践,对于进一步促进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激发文化自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