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2025 年度工作会议在靖西召开

2025-07-15 16:39     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作者:​文/黄世棉、蒙秋月  图/王玉成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7月8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2025年度工作会议在百色靖西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各地生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和保护区村民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此次年会恰逢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开放20周年,与会人员深入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了解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此外,与会人员还走访了文化示范户,与绣球制作、民居建筑等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民族传统技艺在当代的坚守与创新,感受当地非遗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与会人员在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走访扎染、刺绣技艺传承人

会上,广西民族博物馆汇报相关工作情况,南丹、三江、靖西、贺州、那坡、灵川、融水、东兴、龙胜、金秀等市县生态博物馆代表依次汇报了各馆2025年的工作情况。与会专家和代表围绕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社区文化共建、文旅融合开发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广西生态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共同描绘发展蓝图。

会议强调,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应继续深化内涵,秉持“政府主导、专家指导、村民参与”的原则,让文化发展成果切实惠及民众。要着力擦亮“广西模式”品牌,推动品牌活动与生态博物馆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同时,需强化惠民实效,积极探索旅游带动可持续生计路径,实现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的后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对于推动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事业迈向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