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泛黄的书页,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年轻的双手,传递着守护的薪火。7月8日上午,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西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2025年“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广西行”启动仪式在广西图书馆举行。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广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来自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志愿者代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古籍资源丰富,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加入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活动,为全国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生力量。本次志愿服务行动将重点围绕古籍普查数据完善、古籍数字化建设体系化智能化、创新古籍阅读推广活动形式等三大任务展开,探索志愿服务与专业培训的创新融合,丰富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致力于将志愿者培养成为守护典籍的新鲜血液和传播文明的青春力量。
与会嘉宾和志愿者代表观看广西古籍保护成果视频
来自南宁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李宝峰同学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他深感参与古籍保护“光荣而责任重大”,表示会充分发挥专业所学,认真细致完成各项古籍保护工作,为守护中华文化根脉贡献青春力量。
在全体与会者的共同见证下,2025年“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广西行”正式启动,志愿者代表郑重接过旗帜,也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守护责任,这也象征着将古籍保护的使命传递到了新一代青年手中。
授旗仪式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和志愿者们共同参观了广西图书馆正在举办的“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和“殷契刻天下 汉简读中国——殷墟甲骨与居延汉简展”,并走进古籍书库,亲身感受古籍承载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
参观“钟灵毓秀 桂生于斯——典籍中的八桂文化展”
广西图书馆(广西古籍保护中心)作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华经典传习所、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附设传习所,始终坚持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古籍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要求。近年来,广西图书馆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活化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积极成效:组织全区46家古籍存藏单位完成了古籍普查工作,共有84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71部入选《广西珍贵古籍名录》;统筹推进全区古籍数字化工作;开展9场古籍保护课程、《百部经典》课程进校园活动;举办“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等系列精品展览,开展“跟着《永乐大典》走读广西”系列活动,并获评2024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10个优秀案例之一。目前,以“传承文明,阅读未来”为目标的广西图书馆“阿图籽”文化旅游志愿团队已发展至921名注册志愿者,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广西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荣誉。
2025年“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广西行”旨在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古籍保护事业深入发展,让千年文脉在八桂大地焕发新生。它的启动,标志着广西古籍保护工作迈入汇聚社会志愿力量、深化活化利用的新阶段。志愿者们将带着责任与热情,奔赴服务岗位,为守护中华文明的瑰宝、赓续千年文脉贡献青春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