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走进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5-06-16 18:13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作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6月12日下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科技处、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同承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走进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壮学学会副会长韦如柱带来题为《广西各民族古籍中的民族医药》的专题讲座,深入梳理广西古籍文脉与医学精髓,呈现了一场民族医药文化盛宴。讲座从广西各民族古籍概貌、代表性古籍中的民族医药、医药古籍的搜集整理及研究等三大维度展开。韦如柱主任介绍了壮族古壮字、京族喃字、彝族老彝文、水族水书、毛南族土俗字等少数民族文字。在医药经典方面,介绍了广西医学史上最早的医著《菖蒲传》、古壮字医书《祖传秘书》及毛南族《医方摘要》等典籍。广西民族医药古籍特色鲜明,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从药材认知到方剂应用,从诊疗技法到理论创新,各民族在医学领域的交流互鉴从未间断,汇聚成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璀璨星河,彰显了民族医药古籍在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的深远价值。

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在场师生专注听讲,热烈探讨,现场气氛活跃,效果显著。

讲座专家与师生互动

广西图书馆一行还到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库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了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医药古籍情况,并就古籍保护与修复、典籍活化利用、馆校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

调研广西中医药大学古籍情况

本次活动作为今年广西“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的最后一站,以“学术深耕+业务交流”模式,为校馆合作按下古籍活化“加速键”,更以民族医药古籍为纽带,串联起多民族文化传承的脉络。下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将立足广西沃土,持续推动古籍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让古籍中的智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分,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