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动态 > 工作动态

以歌为媒 共绘丝路文化交融新画卷 ——2025年“山歌好比春江水”三月三国际民歌邀请赛展演在南宁举办

2025-04-26 23:32     来源:厅艺术处、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作者:图片/杨忠钰、林仁荣、黄伟源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4月24日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南宁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2025年“三月三”国际民歌邀请赛展演在南宁市民歌湖举行。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山歌好比春江水”为总主题,重点展示广西及共建“一带一路”东盟国家的民歌文化,进一步提升“广西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同时,也通过民歌艺术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美美与共”的文化情缘,助力广西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立足时代节点,彰显文化使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亦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东盟共同体成立1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值此契机,通过专业赛事与文化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一场跨越地域与国界的视听盛宴,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民歌文化的传承,更是以创新形式推动民歌艺术的国际化传播,为深化中国—东盟人文合作注入新活力。

各国观众共享民歌盛宴

创新篇章设计,演绎多元文化交融

民歌是植根生活的艺术语言,是人民以音律书写的生命诗篇亦是跨越国界的情感纽带。此次活动突破传统的地域拼盘式展演模式,创新性地以“三月三”迎春的“节庆场景”、各地各国同赴盛会的“情感内核”以及各地各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基因”三重维度构建叙事场域,通过序篇、上篇《山海有情缘》、下篇《丝路共潮生》及尾声四大篇章,串联起中国各地与东盟国家的民歌文化精髓。

序篇《大地之约》:以3D光影歌舞开篇,水滴落于干涸大地,万物复苏的视觉奇观配合广西原创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展现八桂大地向世界发出的热情邀约。

3D光影歌舞《大地之约》

上篇《山海有情缘》聚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湖南《苗家迎客歌》、青海《玛尼情歌》、内蒙古《牧歌》等经典民歌联唱,展现各民族热情好客的开放姿态;港澳台歌曲联唱《彼此》《相亲相爱》《莲花盛放》,以光影技术呈现家国记忆,传递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歌手乌英嘎演唱《牧歌》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歌手陈乐基与台下观众互动

下篇《丝路共潮生》铺展东盟国家风情画卷,缅甸《春天的诗》、泰国《让嘉丽派送》、老挝《老挝真的很漂亮》、马来西亚《Rasa Sayang》等民歌联唱,结合3D东盟服饰秀与街舞表演,再现海上丝路的蓬勃生机。

泰国歌手王艺晶演唱《让嘉丽派送》

马来西亚歌手李镓妏演唱《Rasa Sayang》

尾声全体演员与观众共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身着民族服饰的各国歌手携手登台,以歌声传递“同歌共舞同命运”的丝路精神。

科技赋能舞台,跨界融合打造视听文化盛宴

科技赋能:活动依托民歌湖水域特色,创新运用裸眼3D mapping、水幕全息投影、陆地主舞台地屏动态演绎等前沿技术,以“一滴水、一片花、一粒沙”为视觉符号,串联起民歌从乡土走向世界的丝路文化脉络,打造沉浸式声景交融体验。

潮流破圈:活动创新采用“音乐节+民歌会”跨界形式吸引年轻群体,邀请唐伯虎Annie、乌英嘎、陈乐基、罗小罗等知名歌手及非遗传承人同台献艺,融合民谣、说唱、街舞等多元表演。广西本土说唱《螺蛳粉》将传统饮食文化与潮流音乐结合,以潮流方式演绎地域文化,开启线上线下互动狂欢。

外国歌手、演员和观众在台下狂欢互动

国际联动:中越歌手对唱《你来我往有情缘》,通过人屏互动共写汉字“缘”;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民歌联唱《海风天籁》结合3D光影海浪,打造沉浸式滨海风情体验。

颁奖盛典,致敬传承与创新

展演前举行的颁奖典礼上,2025年“三月三”国际民歌邀请赛(高校组)赛事中产生的“最佳演唱奖”“最佳民歌传承奖”“最佳人气奖”“最佳舞台表现奖”“最佳传播之星”和“优秀演唱奖”等奖项逐一揭晓。获奖者涵盖各高校留学生代表,彰显活动对保护传承与创新探索的双重重视。

最佳演唱奖

最佳民歌传承奖、最佳人气奖、最佳舞台表现奖、最佳传播之星

优秀演唱奖

聚焦丝路共叙情缘,唱响文明互鉴新篇章

作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的重点项目,本次活动汇聚中国各省区及东盟十国代表性艺术家,通过民歌艺术深化“民心相通”。既有内蒙古、新疆、宁夏等地艺术家演绎各民族民歌经典曲目,有港澳台联唱传递家国同心;也有缅甸、泰国、老挝、马来西亚等多国民歌联唱,铺展东盟风情画卷;还有美国歌手以国风演绎《游京》,凸显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同时也以歌传情,向世界发出广西邀约!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