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3月25日,广西民族博物馆与广西大学在该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举办了2025年“广西三月三”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行走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开幕式。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宁旭初、广西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陆文东分别致辞,广西大学师生、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代表,社会各界群众及媒体记者参加了活动。
开幕式上,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宁旭初指出,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广西大学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做好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他强调:要以“探索者”的姿态,深挖文化根源,铸牢认同之基;以“行动者”的担当,践行平等互助,书写团结篇章;以“传播者”的使命,勇担时代责任,促进文化交融。
广西民族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陆文东表示,本次活动是馆校联合推动新时代文物工作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一次新尝试,希望馆校双方进一步深化协作,促进“大思政课”双向融合,在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民族文化研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文创研发与推广等多元活动中不断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支持。
开幕式结束后,广大师生在广西民族博物馆讲解员张慧的带领下,参观了“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展”。全面深刻地了解广西在历史上与全国各民族一道,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文创产品展示区,广西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师生们阐释了此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此外,广西大学的师生们还体验了广西民族博物馆“龙凤福”拓印活动,学习了“龙凤福”纹饰的相关历史背景故事。
馆校共建聚合力,融合育人促发展。广西民族博物馆将持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积极促进馆校间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感悟中华文化、赓续中华民族精神,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肩负文化传承重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