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一、普法内容及责任单位
(一)共性普法内容
《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等。【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
(二)文旅普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责任处室:自治区文物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责任处室:公共服务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责任处室: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责任处室:市场管理处、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三)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等。(责任处室:机关党委、人事处、办公室)
二、普法对象
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干部职工,文化和旅游行业执法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对象。
三、普法主要工作安排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重要内容。(责任处室:机关党委、政策法规处)
2.根据法律法规修改情况,及时修改完善《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按照清单开展学习。每年至少举办2次法治专题讲座。(责任处室:政策法规处)
3.在厅机关、直属各单位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班中增加习近平法治思想、文化和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责任处室:人事处,厅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
4.充分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3”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安全生产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法治宣传教育重要节点,组织开展相关法治宣传活动。积极探索“文艺+法治”普法新路径,开展法治宣传进景区、进公共文化场所等活动,增强文旅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责任处室:政策法规处、公共服务处、博物馆与文物安全处、宣传推广处、市场管理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资源开发处、艺术处等处室和直属各有关单位)
5.组织开展党内法规学习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责任处室:机关党委,直属各单位)
6.积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落实日常学法、学法用法考核等制度,本单位工作人员统一在线学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应达到95%以上。(责任处室:政策法规处,直属各单位)
7.利用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一键游广西”平台、办公场所电子屏等融媒体手段加强法治宣传,积极转发、推送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内容。(责任处室:政策法规处、办公室、信息科技教育处,直属各单位)
8.利用官方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积极发布文化和旅游行业执法或普法信息,定期发布“以案释法”案例。(责任处室: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
9.结合立法、执法、管理、服务全过程开展普法宣传,及时解疑释惑,把履行职能、文明管理、严格执法的过程,变成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责任处室:机关各处室(局)】
10.落实领导干部年终述法制度,在年度述职中加入述法内容。(责任处室:人事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责任落实。厅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把法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认普法任务,主动谋划普法工作,主动将普法融入日常工作,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二)强化学习教育,提升法治素养。厅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要强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制度和文旅工作“当家法”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系统和行业人员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可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
(三)丰富普法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依托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创新开展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做好文化文物旅游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宪法、民法典、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法治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结合戏曲进乡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民艺术普及月、村晚等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需求。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