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通知公告

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西江风景道建设工作指导方案

2024-12-30 16:33     来源:厅全域旅游促进处     作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风景道概念:旅游风景道是指具有特殊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科学等资源价值的公共道路,以国道、省道为基础,按照主题化、精品化原则,加强风景道沿线资源环境保护,营造景观空间,建设游憩服务设施,完善安全救援体系,优化交通管理,实现道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是旅游与交通功能相结合的新型道路景观模式。

方案编制背景:西江风景道是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系统中八条特色主题风景道之一,串联西江沿线城市,是西江生态旅游带的重要旅游通道。为加快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地两带一中心”升级版建设、高质量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战略部署,规范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管理和利用,“串珠成链”塑造文旅精品,促进旅游风景道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建设工作指导方案。

方案编制内容:西江风景道作为兼具西江流域观光旅游、西江生态保护、西江文化历史展示、西江流域民族风情体验的景观道路。交通部门在风景道建设中主要以西江风景道沿线主体道路、景观环境、道路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为主,文旅部门主要依托西江流域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以深入挖掘沿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等文化特色,在风景道沿线打造西江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推进西江风景道沿线慢行系统建设、沿线文旅业态发展指引、“景区焕新”工程实施、沿线景观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风景道综合管理的等工作为主。本方案以文旅部门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为风景道标准化建设提供依据,加快环广西国家旅游风景道系统建设。

一、总体要求

(一)建设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结合西江流域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国道、省道为风景道基础,加强“文旅+交通”融合发展,推进沿线旅游景区焕新发展和旅游要素建设,通过风景道“串珠成链”,在保障道路畅通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道路沿线空间和存量设施,完善旅游服务体系设施配套,营造特色景观空间,促进沿线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建成配套服务好、道路风景美、文化特色鲜明、消费业态丰富的高品质旅游风景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保护西江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出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西江风景道沿线生态保护,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全面推进西江风景道沿线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绿色出行设施,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区域人文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2.挖掘西江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充分挖掘西江水运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将特色文化融入风景道景观打造和设施建设中,创新培育文化体验产品,展现多样化又极具契合性的特色风景道。

3.坚持“交旅融合发展”,完善服务设施。以风景道沿途交通、文化、旅游存量设施设备为基础,依照沿线旅游发展需要,依法依规合理进行改造提升,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设施,提升风景道沿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风景道高质量建设。

5.统筹协调推进建设,共创发展新格局。重视西江风景道沿线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五市区域协调发展,风景道建设中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加强部门协调和规划衔接,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产业资源,促进城乡联系,发挥风景道综合功能,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三)线路选择

西江风景道途经5个市,西起河池市天峨县,由西往东经南宁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终于梧州市万秀区,长约758千米。串联天峨龙滩大峡谷、东兰红水河第一湾、巴马赐福湖、仁寿源、大化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岩滩旅游景区、都安三岛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忻城乐滩竹海、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武宣百崖大峡谷、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广西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平南北帝山、兴宾蓬莱洲(时光岛)景区、金秀圣堂山和金秀莲花山、六堡茶生态旅游区、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以及沿途的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村镇、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村寨。

1.西江风景道主线

风景道主线西起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由西往东经东兰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马山县、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武宣县、桂平市、平南县、藤县、苍梧县、龙圩区、长洲区、万秀区等17个县(市、区),终于万秀区城东镇,长约758千米。由国道G243、G323、G355、G322、G241、G358、G321,省道S214、S211、S510、S304,及县道X899、X912构成,其中国道长度295千米、省道长度394千米、县道及以下等级道路长度69千米。

2.西江风景道支线

环大明山旅游风景道:风景道起始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途经南宁市马山县、武鸣区、兴宁区、宾阳县、上林县,终于来宾市兴宾区,由国道G210、G322、G242、G322及省道S309组成,整体形成环线,线路全长约341千米。

环大瑶山旅游风景道:风景道途经来宾市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柳州市鹿寨县、桂林市荔浦市、梧州市蒙山县、贵港市平南县、港北区、覃塘区八个县区,由国道G209、G355、G323、G321、G241、G358,省道S507及县乡道路组成,整体形成环线,线路全长约521千米。

3.风景道“快进”支撑路网

由汕昆高速、贺巴高速、梧柳高速、永武高速、苍硕高速、泉南高速组成的高速路网。

(四)建设期限

结合当地旅游发展趋势及社会经济现状,同时更好地与县(区、市)“十五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衔接,建设期限为2025—2027年。

(五)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建设期,风景道沿线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深入挖掘深厚文化价值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沿线旅游景区实现提质升级,区域立体化“绿色交通体系”基本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旅游服务达到较高水准,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较高,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生态优良、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高品质旅游风景道。

二、主要建设任务

(一)优化空间布局

重点围绕风景道沿线各县(市、区)文化和旅游优势资源,突出区域特色,打造西江特色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沿线文旅产业,通过旅游风景道“串珠成链”,构建“1+2+4”发展格局,带动沿线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即:

1.一条风景道交通轴网

推进现有交通网络的升级改造建设,完善相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强沿线旅游景区的提质升级及风景道两侧的景观营造,提升西江沿线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打造西江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为西江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两大风景道特色旅游环线

环大明山旅游风景道:以大明山为核心,整合生态景观、山水风光、壮族风情、精品民宿等特色资源,加强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兴宁区、宾阳县的区域旅游联动,依托中国弄拉景区、三甲攀岩小镇、大庙江生态旅游度假区、大龙湖景区、三里洋渡、鼓鸣寨景区、南宁花花大世界、十里花卉长廊、昆仑关景区、稻花香里旅游区等景区景点,培育开发生态休闲、康养度假、壮乡文化体验、特色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康体疗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大明山旅游风景道。

环大瑶山旅游风景道:依托大瑶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与武宣县、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荔浦市、桂平市、蒙山县、平南县、港北区、覃塘区等县(市、区)旅游开发联动,建立区域旅游常态化合作机制,把瑶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建设特色康养旅游、文化体验项目,深化环大瑶山旅游联盟合作,构建环大瑶山旅游文化体验、生态养生线路,携手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打造环大瑶山大健康旅游集聚区,成为广西大健康旅游发展新一极。

3.四大重要节点

巴马国际长寿养生胜地:围绕自治区赋予的“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三大战略定位及“东巴凤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深挖红色文化、铜鼓文化、长寿养生、绿色生态等优势资源,创新培育一批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民族演艺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成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和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

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紧扣自治区赋予“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强化“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多元融合新业态,创新开发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和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浪漫夜南宁”等首府特色旅游品牌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新形象,加快建成品牌集聚、供给多元、服务优先、宜居宜游的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贵港运动休闲旅游名城:立足西江生态旅游带核心城市定位,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深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底蕴价值,纵深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红色经典教育、森林康养、户外露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组团建设。结合贵港运动休闲资源优势,加强休闲运动产业布局和产品的打造,持续推进露营基地、足球训练基地、武术学校、搏击中心、赛车基地等休闲运动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打响“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的城市新名片。

梧州六堡茶城:依托梧州市茶文化、骑楼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丰富旅游资源,以打造“茶船古道、骑楼文化”两大名片为抓手,以六堡茶产业为基础,深度开发“茶旅+康养”“茶旅+研学”等融合发展,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建成大湾区文旅休闲康养目的地、中国六堡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二)推进天峨—东兰示范段打造

根据西江风景道各文化主题段的道路状况和资源禀赋,2025年选取道路改造提升基本完成、喀斯特河谷景观突出、红水河生态环境优良、旅游吸引物具有代表性的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东兰县三石镇区段建设风景道示范段。示范段途经国道G243、G323,省道S214、S211、S510、S304,及县道X899,长度约105千米。按广西旅游公路标准以及风景道建设指引要求,结合沿线天上河谷、云岭梦乡、长江镇、三石镇等景区和乡镇,建设旅游驿站、休息点、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并以东兰县红色文化、天峨县壮族蚂拐文化、红水河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特色文化打卡点,成为展示红水河峡谷风光、体验西江流域人文风情的风景道示范段。

三)打造风景道特色文化场景

1.推进“文化润景”行动,打造文化体验打卡点

加强风景道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深入挖掘风景道沿线西江水运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内涵,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文化润景”行动,推动文艺演出进景区、文化场景润景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

专栏1: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

西江水运文化体验打卡点:天峨天龙大峡谷景区、大化岩滩旅游景区、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大化岩滩景区、梧州六堡镇、骑楼城、龙母庙等。

红色文化体验打卡点:天峨拉号岩红军战斗遗址、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韦拔群故居、东兰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大化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都安苏维埃旧址、武宣东乡红色事迹旧址、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平南桂山钟楼、梧州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兴宁区昆仑关、兴宁区邓颖超纪念馆等。

长寿养生文化体验打卡点:巴马赐福湖景区、长寿岛景区、大化岩滩旅游景区、武宣百崖大峡谷景区、金秀莲花山景区、金秀圣堂山景区、金秀山水瑶城旅游度假区、象州古象温泉度假区、鹿寨拉沟瑶乡特色民族旅游区、西山泉旅游度假区、平南北帝山景区、梧州六堡茶生态旅游区、马山乔老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武鸣大明山景区、上林大龙湖景区、兴宁区广西药用植物园、国悦·九曲湾温泉度假区、蒙山天书侠谷景区等。

历史文化体验打卡点:大化都阳土司衙、都安安福寺、忻城莫土司衙署、来宾蓬莱洲古城遗址、武宣近代庄园群、贵港漪澜古塔、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桂平上塔遗址、平南大安古建筑群、梧州近代骑楼建筑群、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宾州古城、宾阳万兴炮龙文化园、兴宁区老南宁·三街两巷、上林霞客公园、宾阳稻花香里旅游区、象州运江古镇、鹿寨中渡古镇、蒙山永安王城景区等。

2.打造特色文化景观段落

加强风景道沿线城镇、乡村的文化景观风貌改造提升,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相协调。结合红水河、龙滩大峡谷、大明山、大藤峡、九凌湖、北帝山、平天山、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莲花山、圣堂山、七百弄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深挖长寿文化、瑶族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内涵价值,提炼文化元素符号,有效运用于沿途景观氛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中,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段落。

3.加强风景道沿线氛围营造

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挖掘自然生态和地方民俗文化内涵,提炼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并用于风景道沿途景观、景观标识和城乡风貌改造中。开展风景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风景道沿线植物绿化应遵从“自然性、乡土性与地方性”原则,宜采用乡土植物,减少人工痕迹和园林化设计,不过分追求绿化造型,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营造色彩、层次、空间丰富的植物景观,提升旅游风景道的游赏乐趣。根据各景观段主题,在适宜地段,尤其是在道路沿线和交叉口、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码头等交通节点,通过环境设计、艺术创意,少量设置长寿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西江水运文化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彰显地方文化,丰富游客体验。在保障安全条件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风景道沿线挡土墙、隧道口等设施的文化景观改造中,营造风景道独特的文化旅游氛围。

(四)推动风景道旅游要素升级

1.推进旅游交通服务便捷化

完善风景道主线与周边高等级旅游景区(点)、高速公路之间的连接线路,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河池、来宾各设区市高铁站点和汽车客运站的旅游集散功能,完善高铁站点和汽车客运站内相关旅游咨询服务配套,提供风景道旅游线路咨询、景区景点票务预定等服务。完善高铁站到风景道沿线景区的公共交通,开通网约车、租车服务,解决高铁游客游览风景道的交通难题。

2.大力实施风景道“景区焕新”工程

瞄准高端,对标一流,大力实施“景区焕新”工程。以文化润景、业态创新、服务优化、数智赋能等措施,推动沿线各地市旅游景区(度假区)在服务、管理、设施等方面全面提升,提升风景道的核心吸引力。推进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平南北帝山旅游区、巴马命河—水晶宫景区、金秀莲花山景区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金秀山水瑶城旅游度假区、苍海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3.推进餐饮服务和旅游购物提升工程

引导沿线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等的餐饮服务设施,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西江流域丰富的食材,不断研发具有西江流域特色风味的地方菜系。推动各县(区、市)较为知名的美食街、美食城、步行街等打造具有特色餐饮休闲聚集区。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开发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新型特色旅游商品。

4.打造特色住宿设施

山水主题酒店。以龙滩大峡谷、赐福湖、百崖大峡谷、大藤峡、北帝山、莲花山、苍海湖等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结合相关规划,山水主题酒店的布局和选址依山傍水,用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等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具有建筑美学及顺应自然环境的景观设计,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与酒店充分融合,配置泳池、书吧、会客室、亲子空间等个性化、多样化功能空间,营造舒适性、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旅游精品民宿。引导风景道沿线乡村利用存量建筑发展特色民宿,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典故、民俗文化、农耕特色、地域风情,将长寿文化、密洛陀文化、六堡茶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民宿的改造中,培育一批体现当地乡土民风的旅游精品民宿。

5.加快文化旅游业态多元发展

推动农文旅创新融合。结合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工程,挖掘乡村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内涵,引导乡村旅游点开发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民俗演艺等多种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加快风景道沿线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集聚村、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集聚区、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等乡村旅游品牌培育。

深化“水利+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结合龙滩水利枢纽、大化岩滩水利枢纽、桂平大藤峡水利枢纽、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等西江沿线重要水利工程及生态资源条件,开发生态科普和水利工程主题研学旅游产品,展现广西西江水利工程的宏伟和生态之美,以寓教于乐的旅游方式,助推西江文化和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天峨龙滩水利枢纽、大化岩滩水利枢纽、来宾桥巩水利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长洲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主题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自然教育基地和科普博物馆项目的开发建设。

加强“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西江水域优势,积极打造水上运动基地、赛事场馆等活动配套,争取举办赛艇、帆船、划龙舟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水上赛事和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完善风景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1.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完善风景道沿线各设区市旅游集散中心、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公路服务区、驿站等设施内部旅游服务功能,构建层次分明、覆盖面广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给旅客提供全面、便捷、准确的旅游服务。重点推动旅游集散中心从“单一化旅游服务”到“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转型,实现旅游信息发布与查询、旅游咨询、文旅体验、文创展示、旅游预订、交通换乘、旅游直通车、机场快线、旅游投诉处理、餐饮、购物等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天峨县旅游集散中心、东兰县旅游集散中心、来宾市旅游集散中心、平南县旅游集散中心、梧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等提质升级。

2.完善自驾车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1)汽车旅游营地。依据《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LB/T078-2019)《汽车旅游营地星级的划分与评定》(DB45/T566—2020)等规范、标准要求,在风景道沿线建设休闲舒适、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汽车旅游营地,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自驾服务体验。重点推进天峨龙滩天湖汽车旅游营地、东兰红水河第一湾、巴马赐福湖、大化七百弄、都安三岛湾、武宣七星湖、忻城乐滩竹海、金秀莲花山、巴勒山、圣堂湖、贵港平天山、桂平大藤峡、平南北帝山、苍梧六堡茶小镇等区域建设汽车旅游营地。

(2)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在风景道沿线科学合理布设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主体建筑突出地域特色,与地方文化相融合,景观营造避免过度人工化,实现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力求营造独具特色,彰显地方文化的休闲驿站。完善设施内部旅游咨询、餐饮购物、休憩服务、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建成融“服务、宣传、公益”为一体的文旅休闲服务平台、展示地域风情的“窗口”。重点推进天峨县天上河谷驿站、东兰县金谷乡旅游驿站、东兰兰阳乡旅游驿站、巴马凤凰乡旅游驿站、大化古河乡旅游驿站、岩滩镇旅游驿站、果遂镇旅游驿站、天峨县龙滩大峡谷休憩服务点、东兰县红色旅游区休憩服务点、巴马赐福湖休憩服务点、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休憩服务点、大化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景区休憩服务点、都安密洛陀文化公园休憩服务点、来宾蓬莱洲(时光岛)旅游度假区休憩服务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休憩服务点、梧州六堡茶小镇休憩服务点等。

(3)停车场。推进风景道沿线重点旅游乡镇、景区景点、集散中心、码头等旅游聚集区域停车场的提升工作,停车场布局、交通组织合理,地面按生态停车场标准改造,完善停车场内公共充电桩、岗亭、引导标识标线等配套设施,符合停车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快完善停车场的充电设施建设,提升沿线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倡导绿色低碳交通用能方式。加强停车场绿化美化,将地方特色文化、生态山水元素融入到景观营造中,提升整体美观度和文化内涵。结合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观景平台等设施设置小型停车场,满足游客短暂停留观景的需求。

专栏2:风景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1.汽车旅游营地:推进天峨龙滩天湖汽车旅游营地、东兰红水河第一湾景区汽车旅游营地、巴马赐福湖汽车旅游营地、大化岩滩美女峰摘星营地、都安三岛湾汽车旅游营地、七星湖汽车旅游营地、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汽车旅游营地、金秀莲花山景区旅游营地、巴勒山景区旅游营地、圣堂湖景区旅游营地、武宣东乡汽车旅游营地、鹿寨县拉沟乡五家汽车旅游营地、苍梧六堡茶小镇汽车营地、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汽车营地等创建广西四星级(含以上)汽车旅游营地。

2.旅游驿站:天峨县六排镇旅游驿站、东兰县金谷乡旅游驿站、东兰兰阳乡旅游驿站、巴马凤凰乡旅游驿站、大化古河乡旅游驿站、岩滩镇旅游驿站、马山金钗镇旅游驿站、忻城红渡镇旅游驿站、果遂镇旅游驿站、来宾桥巩镇旅游驿站、武宣东乡镇旅游驿站、平南镇隆镇旅游驿站、藤县塘步镇旅游驿站等。

3.休憩服务点:天峨县云岭梦乡休憩服务点、东兰县红色旅游区休憩服务点、巴马赐福湖休憩服务点、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休憩服务点、大化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景区休憩服务点、都安密洛陀文化公园休憩服务点、忻城乐山竹海景区休憩服务点、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休憩服务点、来宾蓬莱洲(时光岛)旅游度假区休憩服务点、广西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休憩服务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休憩服务点、梧州六堡茶小镇休憩服务点、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休憩服务点等。

3.建设观景平台

结合风景道沿线地势地貌及景观特点,在具特色、优美的观景地点,选择能够提供良好的观景视角的区域设置观景平台,观景平台设计应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建设中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将观景平台与风景融为一体,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给游客提供舒适的观赏环境和绝佳的景观打卡点。推进建设天峨龙滩大峡谷观景平台、巴马赐福湖观景平台、武鸣大明山观景平台、金秀莲花山观景平台、圣堂山观景平台、桂平西山观景平台、大藤峡观景平台、藤县北流江观景平台、梧州浔江观景平台等。

4.完善多功能慢行体系

依托西江沿线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以西江国家风景道为纽带,科学规划建设层次鲜明、功能多样、顺畅便捷的旅游绿道系统,串联风景道沿线周边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旅游景区等资源,打造山水人文风景慢行走廊。重点推进天峨龙滩天湖、东兰红水河、大化红水河、武宣七星湖、百崖大峡谷、桂平大藤峡、龙圩苍海湖、蒙山天书侠谷、荔浦荔江河等区域慢行体系建设。

5.推进旅游厕所建设

依据《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18973-2022)的标准与要求,优化风景道旅游厕所布局,因地制宜,结合旅游厕所所处地域的旅游资源特色、文化内涵、景观主题等创新设计,要求设计美观、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切实做到“一厕一景”,让旅游厕所成为风景道的“景中景”。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厕所,推进风景道沿线各景区景点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健全厕所管理与服务机制,探索旅游厕所社会化、市场化管理新模式,鼓励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促进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沿线景区景点、驿站、休憩服务点、观景平台、码头、停车场等区域旅游厕所的改造与建设。

6.完善风景道旅游标识系统

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对风景道沿线旅游标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包括设置全景导览牌、导览图、门户标识、导向标识、旅游吸引物与设施识别标识等。旅游标识应醒目,设置合理,设计有地方特色,文字准确规范,且与景观相协调,成为展示西江国家旅游风景道文化的载体。重点推进西江国家风景道沿线出入口、主要岔路口、主要旅游景区与外部公路连接口、旅游服务设施等重要节点的旅游标识建设。

7.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体系

建立旅游风景道旅游综合信息预告协作机制,推动旅游、交通、公安交警、气象等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加强旅游大数据应用,在路况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内设置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通过交通局、公安局、气象局(台)等部门官方网站,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渠道,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及时发布风景道出行、气象预警、景区实时游客量等信息,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

8.加强安全应急管理

(1)建立区域旅游紧急救援体制机制。加强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河池、来宾等各设区市联动,共同建立区域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机制,制定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旅游突发事件。联合组建旅游紧急救援队伍,明确责任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2)构建区域安全监控网络平台。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与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气象、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力度,共同构建旅游行业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推进风景道沿线安全监控设施建设,增强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监测力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专项工作计划,定期对风景道沿线的涉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与要求、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等。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1.建立风景道建设机制

西江风景道沿线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五设区市联合建立健全由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旅游风景道建设机制,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及时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推进西江风景道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2.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

创新运营管理,将风景道的建设、管理、运营和养护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协调的“建管养运一体化”运作体系,提高风景道的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制定支持风景道建设相关政策,加强与沿线社区、景区等的协作,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协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营、民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推动风景道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风险防控等。

3.强化品牌互动

全面落实《环广西国家风景道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展要求,加强与黔桂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八桂风景道等其他国家风景道区域联动发展,整合风景道产品资源和特色优势,以品牌共塑、活动共办、市场共建、游客互送、信息共享为举措,推动资源和产品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

4.加强省际联动

(1)共同开发自驾车旅游线路。依托风景道沿线长寿文化、六堡茶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山水等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对接贵州、广东各县(区、市)文旅职能部门,共同开发跨省自驾游精品游线,共同培育和打造天峨—乐业—罗甸—惠水—贵阳、天峨—南丹—荔波—三都水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梧州—封开—德庆—云浮—肇庆—佛山—广州等多条跨省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开拓自驾旅游市场。

(2)共同强化跨省活动营销。以“同心共进激活文旅市场—千万老广游两广”“山水暖你,壮乡等你”等系列主题推介会为契机,积极开展三省旅游推介、旅游主题宣传促销等活动。在国家风景道沿线联合举办特色节庆或各类赛事,加大对国家风景道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共同建立旅游营销机制,实施精准营销,提升国家风景道品牌形象的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西江风景道沿线“一盘棋”发展理念,健全西江风景道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推进作用,明确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按照“分市组织、分县实施”原则,以县为主体推进项目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确保全面完成西江风景道建设。

(二)强化政策保障

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给予的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探索更契合实际的供地模式。结合国家“三区三线”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鼓励支持出台针对性用地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用地指标需求。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风景道项目建设资金筹措方式,拓展融资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风景道建设项目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

(三)强化资源保护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的基本原则,健全保护利用机制。加大生态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游客、旅游管理人员和旅游经营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顶层设计,秉持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理念,制定完善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合理利用风景道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研学等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附表1:天峨—东兰示范段建设任务列表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内容

责任单位

1

特色文化体验打卡点

推进天峨天龙大峡谷山水景观打卡点、云岭梦乡“蓝刀鱼”风暴打卡点、蚂拐文化特色打卡点,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韦拔群故居、东兰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等红色文化打卡点打造。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2

风景道沿线氛围营造

在道路沿线和交叉口、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码头等交通节点,设置西江水运文化、喀斯特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壮族蚂拐文化等特色的景观小品,彰显地方文化,丰富游客体验。在天峨至东兰县风景道沿线挡土墙、隧道口等设施融入红色文化、壮族蚂拐文化进行景观改造提升。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3

大力实施风景道“景区焕新”工程

推进天峨天龙大峡谷景区、天上河谷景区、六美休闲农业旅游区、云岭梦乡旅游区、东兰壮乡将军纪念园、红水河第一湾景区、长乐宫景区、东兰红色旅游区等沿线旅游景区提质升级。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4

推进旅游便捷化工程

升级风景道主线与天龙大峡谷景区、天上河谷景区、红水河第一湾景区、长乐宫景区等周边高等级旅游景区(点)的连接线路,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完善河池市高铁站点和天峨县、东兰县汽车客运站的旅游集散功能,在站内设置风景道旅游咨询服务,提供风景道旅游线路咨询、景区景点票务预定等服务。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运通运输局

5

旅游咨询服务提升

完善东兰县、天峨县旅游集散中心内部旅游服务功能,提供旅游信息发布与查询、旅游咨询、文创展示、旅游预订、交通换乘、旅游直通车、旅游投诉处理、餐饮、购物等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在沿线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公路服务区、驿站等设置风景道旅游咨询服务。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运通运输局

6

自驾车旅游服务

推进天峨龙滩天湖汽车旅游营地、东兰红水河第一湾景区汽车旅游营地等汽车旅游营地建设。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7

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

推进建设天峨县六排镇旅游驿站、东兰县金谷乡旅游驿站、东兰兰阳乡旅游驿站等。

推进完善天峨县云岭梦乡休憩服务点、东兰县红色旅游区、三石镇休憩服务点等。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8

停车场提升

推进天峨天龙大峡谷景区、天上河谷景区、六美休闲农业旅游区、云岭梦乡旅游区、东兰壮乡将军纪念园、红水河第一湾景区、长乐宫景区、东兰红色旅游区等沿线旅游景区、码头区域停车场的提升,完善停车场的充电设施建设。

推进天峨县六排镇旅游驿站、东兰县金谷乡旅游驿站、东兰兰阳乡旅游驿站、天峨龙滩大峡谷观景平台、东兰县长江镇红水河观景平台等区域设置小型停车场或临时停车区。


9

观景平台

推进建设天峨龙滩大峡谷观景平台、东兰县长江镇红水河观景平台等观景设施建设,将壮族文化、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观景平台建设中,观景平台与风景融为一体,并配套建设旅游厕所、停车位、休息设施等。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运通运输局

10

多功能慢行体系

重点推进天峨天上河谷景区、东兰红水河等地沿河两岸慢行绿道系统的建设。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11

旅游厕所

依据《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18973-2022)的标准与要求,加快推进天龙大峡谷景区、天上河谷景区、六美休闲农业旅游区、云岭梦乡旅游区、东兰壮乡将军纪念园、红水河第一湾景区、长乐宫景区、东兰红色旅游区等沿线景区景点旅游厕所的改造提升。

加快推进驿站、休憩服务点、观景平台、码头等区域旅游厕所的建设。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12

旅游标识系统

推进天峨县、东兰县高速路口至风景道的外部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的建设。

推进天峨县至东兰县风景道沿线旅游交通标识牌、旅全景导览牌、导览图、导向标识、旅游吸引物与设施识别标识等内部标识系统建设。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运通运输局

13

智慧旅游体系

加强旅游大数据应用,在河池市路况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内设置风景道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加强旅游、交通、公安交警、气象等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及时发布风景道出行、气象预警、景区实时游客量等信息,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气象局

附表2:西江风景道建设任务分工表

序号

主要任务

具体内容

责任单位

一、优化风景道空间布局

1.1

一条风景道交通轴网

推进现有交通网络的升级改造建设,完善相关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强沿线旅游景区的提质升级及风景道两侧的景观营造,提升西江沿线文化旅游品牌的吸引力,打造西江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为西江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1.2

两大风景道特色旅游环线

环大明山旅游风景道:以大明山为核心,整合生态景观、山水风光、壮族风情、精品民宿等特色资源,加强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兴宁区、宾阳县的区域旅游联动,依托中国弄拉景区、三甲攀岩小镇、大庙江生态旅游度假区、大龙湖景区、三里洋渡、鼓鸣寨景区、南宁花花大世界、十里花卉长廊、昆仑关景区、稻花香里旅游区等景区景点,培育开发生态休闲、康养度假、壮乡文化体验、特色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康体疗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大明山旅游风景道。

环大瑶山旅游风景道:依托大瑶山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加强与武宣县、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荔浦市、桂平市、蒙山县、平南县、港北区、覃塘区等县(市、区)旅游开发联动,建立区域旅游常态化合作机制,把瑶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建设特色康养旅游、文化体验项目,深化环大瑶山旅游联盟合作,构建环大瑶山旅游文化体验、生态养生线路,携手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打造环大瑶山大健康旅游集聚区,成为广西大健康旅游发展新一极。

南宁市、来宾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1.3

四大重要节点

巴马国际长寿养生胜地:围绕自治区赋予的“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旅游胜地”“广西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三大战略定位及“东巴凤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深挖红色文化、铜鼓文化、长寿养生、绿色生态等优势资源,创新培育一批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民族演艺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成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和世界长寿养生旅游目的地。

南宁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紧扣自治区赋予“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强化“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多元融合新业态,创新开发具有世界级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和文化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浪漫夜南宁”等首府特色旅游品牌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新形象,加快建成品牌集聚、供给多元、服务优先、宜居宜游的区域性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

贵港运动休闲旅游名城:立足西江生态旅游带核心城市定位,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深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底蕴价值,纵深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红色经典教育、森林康养、户外露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组团建设。结合贵港运动休闲资源优势,加强休闲运动产业布局和产品的打造,持续推进露营基地、足球训练基地、武术学校、搏击中心、赛车基地等休闲运动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打响“运动之城、休闲之都”的城市新名片。

梧州六堡茶城:依托梧州市茶文化、骑楼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丰富旅游资源,以打造“茶船古道、骑楼文化”两大名片为抓手,以六堡茶产业为基础,深度开发“茶旅+康养”“茶旅+研学”等融合发展,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建成大湾区文旅休闲康养目的地、中国六堡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二、打造标准示范段

2.1

推进天峨—东兰示范段打造

2025年推进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东兰县三石镇标注示范段得建设,长度约为105千米。按广西旅游公路标准以及风景道建设指引要求,建设旅游驿站、休息点、观景平台等服务设施,并以东兰县红色文化、天峨县壮族蚂拐文化、西江生态文化为主题建设特色文化打卡点,打造成为人文与自然山水景观相融合的风景道示范段。

河池市天峨县、东兰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二、打造风景道特色文化场景

3.1

推进“文化润景”行动,打造文化体验打卡点

西江水运文化体验打卡点:天峨天龙大峡谷景区、大化岩滩旅游景区、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梧州长洲水利枢纽;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大化岩滩景区、梧州六堡镇、骑楼城、龙母庙等。

红色文化体验打卡点:天峨拉号岩红军战斗遗址、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韦拔群故居、东兰红七军前委旧址魁星楼、大化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旧址、都安苏维埃旧址、武宣东乡红色事迹旧址、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平南桂山钟楼、梧州中山纪念堂、李济深故居、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兴宁区昆仑关、兴宁区邓颖超纪念馆等。

长寿养生文化体验打卡点:巴马赐福湖景区、长寿岛景区、大化岩滩旅游景区、武宣百崖大峡谷景区、金秀莲花山景区、金秀圣堂山景区、金秀山水瑶城旅游度假区、象州古象温泉度假区、鹿寨拉沟瑶乡特色民族旅游区、西山泉旅游度假区、平南北帝山景区、梧州六堡茶生态旅游区、马山乔老河休闲旅游度假区、武鸣大明山景区、上林大龙湖景区、兴宁区广西药用植物园、国悦·九曲湾温泉度假区、蒙山天书侠谷景区等。

历史文化体验打卡点:大化都阳土司衙、都安安福寺、忻城莫土司衙署、来宾蓬莱洲古城遗址、武宣近代庄园群、贵港漪澜古塔、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桂平上塔遗址、平南大安古建筑群、梧州近代骑楼建筑群、明朝两广总督府文化旅游博览区、宾阳宾州古城、宾阳万兴炮龙文化园、兴宁区老南宁·三街两巷、上林霞客公园、宾阳稻花香里旅游区、象州运江古镇、鹿寨中渡古镇、蒙山永安王城景区等。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柳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3.2

打造特色文化景观段落

加强风景道沿线城镇、乡村的文化景观风貌改造提升,与周边自然山水环境相协调。结合红水河、龙滩大峡谷、大藤峡、九凌湖、北帝山、平天山、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莲花山、圣堂山、七百弄等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深挖长寿文化、瑶族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内涵价值,提炼文化元素符号,有效运用于沿途景观氛围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改造中,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段落。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3.3

加强风景道沿线氛围营造

开展风景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营造色彩、层次、空间丰富的植物景观,提升旅游风景道的游赏乐趣。根据各景观段主题,在道路沿线和交叉口、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码头等交通节点,少量设置长寿文化、茶文化、民俗文化、西江水运文化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彰显地方文化,丰富游客体验。在保障安全条件下,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风景道沿线挡土墙、隧道口等设施的文化景观改造中,营造风景道独特的文化旅游氛围。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四、推动风景道旅游要素升级

4.1

推进旅游交通服务便捷化

完善风景道主线与周边高等级旅游景区(点)、高速公路之间的连接线路,打通旅游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河池、来宾各设区市高铁站点和汽车客运站的旅游集散功能,完善高铁站点和汽车客运站内相关旅游咨询服务配套,提供风景道旅游线路咨询、景区景点票务预定等服务。完善高铁站到风景道沿线景区的公共交通,开通网约车、租车服务,解决高铁游客游览风景道的交通难题。


4.2

大力实施风景道“景区焕新”工程

瞄准高端,对标一流,大力实施“景区焕新”工程。以文化润景、业态创新、服务优化、数智赋能等措施,推动沿线各地市旅游景区(度假区)在服务、管理、设施等方面全面提升,提升风景道的核心吸引力。推进梧州骑楼城—龙母庙景区、平南北帝山旅游区、巴马命河—水晶宫景区、金秀莲花山景区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桂平大藤峡旅游度假区、巴马赐福湖国际长寿养生度假区、金秀山水瑶城旅游度假区、苍海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柳州市、桂林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4.3

推进餐饮服务和旅游购物提升工程

引导沿线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等的餐饮服务设施,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西江丰富的食材,不断研发具有西江流域特色风味的地方菜系。推动各县(区、市)较为知名的美食街、美食城、步行街等打造具有特色餐饮休闲聚集区。引导和鼓励企业大力开发工艺美术品、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等新型特色旅游商品。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柳州市、桂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4.4

打造山水主题酒店和特色品牌民宿

山水主题酒店。以龙滩大峡谷、赐福湖、百崖大峡谷、大藤峡、北帝山、莲花山、苍海湖等独特的山水和人文景观为依托,结合相关规划,山水主题酒店的布局和选址依山傍水,用地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土地使用标准等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具有建筑美学及顺应自然环境的景观设计,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与酒店充分融合,配置泳池、书吧、会客室、亲子空间等个性化、多样化功能空间,营造舒适性、高品质的住宿体验。

旅游精品民宿。引导风景道沿线乡村利用存量建筑发展特色民宿,深入挖掘当地人文典故、民俗文化、农耕特色、地域风情,将长寿文化、密洛陀文化、六堡茶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乡村民宿的改造中,培育一批体现当地乡土民风的旅游精品民宿。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4.5

加快文化旅游业态多元发展

推动农文旅创新融合。挖掘乡村生态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内涵,引导乡村旅游点开发文化体验、文化创意、民俗演艺等多种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加快风景道沿线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旅游产品提档升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集聚村、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集聚区、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等乡村旅游品牌培育。

深化“水利+教育+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天峨龙滩水利枢纽、大化岩滩水利枢纽、来宾桥巩水利枢纽、大藤峡水利枢纽、长洲水利枢纽等水利工程主题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自然教育基地和科普博物馆项目的开发建设。

加强“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西江水域优势,积极打造水上运动基地、赛事场馆等活动配套,争取举办赛艇、帆船、划龙舟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水上赛事和活动,进一步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人民政府、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五、完善风景道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5.1

构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完善风景道沿线各设区市旅游集散中心、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服务中心、公路服务区、驿站等设施内部旅游服务功能,重点推动旅游集散中心从“单一化旅游服务”到“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转型,实现旅游信息发布与查询、旅游咨询、文旅体验、文创展示、旅游预订、交通换乘、旅游直通车、机场快线、旅游投诉处理、餐饮、购物等一站式旅游综合服务。加快推进天峨县旅游集散中心、东兰县旅游集散中心、来宾市旅游集散中心、平南县旅游集散中心、梧州市旅游集散中心等提质升级。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5.2

完善自驾车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汽车旅游营地:推进天峨龙滩天湖汽车旅游营地、东兰红水河第一湾景区汽车旅游营地、巴马赐福湖汽车旅游营地、大化岩滩美女峰摘星营地、都安三岛湾汽车旅游营地、七星湖汽车旅游营地、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汽车旅游营地、金秀莲花山景区旅游营地、巴勒山景区旅游营地、圣堂湖景区旅游营地、武宣东乡汽车旅游营地、鹿寨县拉沟乡五家汽车旅游营地、苍梧六堡茶小镇汽车营地、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汽车营地等创建广西四星级(含以上)汽车旅游营地。

旅游驿站:天峨县六排镇旅游驿站、东兰县金谷乡旅游驿站、东兰兰阳乡旅游驿站、巴马凤凰乡旅游驿站、大化古河乡旅游驿站、岩滩镇旅游驿站、马山金钗镇旅游驿站、忻城红渡镇旅游驿站、果遂镇旅游驿站、来宾桥巩镇旅游驿站、武宣东乡镇旅游驿站、平南镇隆镇旅游驿站、藤县塘步镇旅游驿站等。

休憩服务点:天峨县云岭梦乡休憩服务点、东兰县红色旅游区休憩服务点、巴马赐福湖休憩服务点、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休憩服务点、大化红水河百里风情画廊景区休憩服务点、都安密洛陀文化公园休憩服务点、忻城乐山竹海景区休憩服务点、合山洛灵湖国家湿地公园休憩服务点、来宾蓬莱洲(时光岛)旅游度假区休憩服务点、广西龙潭国家森林公园休憩服务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景区休憩服务点、梧州六堡茶小镇休憩服务点、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休憩服务点等。

停车场:推进风景道沿线重点旅游乡镇、景区景点、集散中心、码头等旅游聚集区域停车场的提升工作,完善停车场内公共充电桩、岗亭、引导标识标线等配套设施,符合停车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停车场绿化美化,将地方特色文化、生态山水元素融入到景观营造中,提升整体美观度和文化内涵。结合旅游驿站、休憩服务点、观景平台等设施设置小型停车场,满足游客短暂停留观景的需求。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人民政府、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5.3

建设观景平台

结合风景道沿线地势地貌及景观特点,在具特色、优美的观景地点,选择能够提供良好的观景视角的区域设置观景平台。推进建设天峨龙滩大峡谷观景平台、巴马赐福湖观景平台、武鸣大明山观景平台、金秀莲花山观景平台、圣堂山观景平台、桂平西山观景平台、大藤峡观景平台、藤县北流江观景平台、梧州浔江观景平台等。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5.4

完善多功能慢行体系

科学规划建设层次鲜明、功能多样、顺畅便捷的旅游绿道系统,串联风景道沿线周边的自然山水、历史人文、旅游景区等资源。重点推进天峨龙滩天湖、东兰红水河、大化红水河、武宣七星湖、百崖大峡谷、桂平大藤峡、龙圩苍海湖、蒙山天书侠谷、荔浦荔江河等区域慢行体系建设。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5.5

推进旅游厕所建设

依据《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GB/T 18973-2022)的标准与要求,加快推进沿线景区景点、驿站、休憩服务点、观景平台、码头、停车场等区域旅游厕所的改造与建设。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厕所,推进风景道沿线各景区景点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工作。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5.6

完善风景道旅游标识系统

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以县(市、区)为单位,对风景道沿线旅游标识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包括设置全景导览牌、导览图、门户标识、导向标识、旅游吸引物与设施识别标识等。重点推进西江国家风景道沿线出入口、主要岔路口、主要旅游景区与外部公路连接口、旅游服务设施等重要节点的旅游标识建设。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

5.7

加快发展智慧旅游体系

建立旅游风景道旅游综合信息预告协作机制,推动旅游、交通、公安交警、气象等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加强旅游大数据应用,在路况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内设置旅游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通过交通局、公安局、气象局(台)等部门官方网站,以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渠道,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及时发布风景道出行、气象预警、景区实时游客量等信息,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的旅游出行服务。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气象局

5.8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

建立区域旅游紧急救援体制机制。加强河池、来宾、贵港、梧州、南宁、柳州、桂林等各设区市区域联动,共同建立区域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机制,制定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性和协调性,确保及时有效应对各类旅游突发事件。联合组建旅游紧急救援队伍,明确责任人员及其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定期对风景道游憩服务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构建区域安全监控网络平台。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与自然资源、市场监管、气象、交通、卫生等部门的协作力度,共同构建旅游行业应急指挥平台,进一步推进风景道沿线安全监控设施建设,增强对旅游突发事件的监测力度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专项工作计划,定期对风景道沿线的涉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与要求、应急处置规范与流程等。同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救援演练。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人民政府、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6.1

建立风景道建设机制

西江风景道沿线河池市、南宁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五市区联合建立健全由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分工明确、协同联动的旅游风景道建设机制,加强部门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及时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推进西江风景道各项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


6.2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

创新运营管理,将风景道的建设、管理、运营和养护等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协调的“建管养运一体化”运作体系,提高风景道的建设和运营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通过制定支持风景道建设相关政策,加强与沿线社区、景区等的协作,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协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营、民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管理模式,推动风景道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风险防控等。


6.3

强化品牌互动

全面落实《环广西国家风景道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展要求,加强与黔桂风景道、粤桂风景道、八桂风景道等其他国家风景道区域联动发展,整合风景道产品资源和特色优势,以品牌共塑、活动共办、市场共建、游客互送、信息共享为举措,推动资源和产品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6.4

加强省际联动

共同开发自驾车旅游线路。依托风景道沿线长寿文化、六堡茶文化、客家文化和生态山水等丰富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强对接贵州、广东各县(区、市)文旅职能部门,共同开发跨省自驾游精品游线,共同培育和打造天峨—乐业—罗甸—惠水—贵阳、天峨—南丹—荔波—三都水族自治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梧州—封开—德庆—云浮—肇庆—佛山—广州等多条跨省自驾车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开拓自驾旅游市场。

共同强化跨省活动营销。以“同心共进激活文旅市场—千万老广游两广”“山水暖你,壮乡等你”等系列主题推介会为契机,积极开展三省旅游推介、旅游主题宣传促销等活动。在国家风景道沿线联合举办特色节庆或各类赛事,加大对国家风景道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共同建立旅游营销机制,实施精准营销,提升国家风景道品牌形象的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河池市、来宾市、贵港市、梧州市、南宁市人民政府、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