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根据2024年10月29日印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经各地市推荐、评估组实地核验及专家评审,拟将“非遗让街区有老友味更有人情味”等55项案例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名单,现将入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2月18日至24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凡匿名、冒名或超出公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
联系电话:0771—5610927。
电子邮箱:gxfyc5631030@126.com。
通讯地址:南宁市青秀区金湖路24号。
邮 编: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4年12月18日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实践案例入选名单
序号 |
案例名称 |
案例类别 |
所属项目 |
所属地区 |
1 |
非遗让街区有老友味更有人情味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万国传统菜肴制作技艺、万国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南宁老友粉 |
南宁市兴宁区 |
2 |
文旅融合 激发炮龙产业新活力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宾阳炮龙节 |
南宁市宾阳县 |
3 |
壮乡五彩韵 文化产业兴—武鸣五彩壮乡文化产业园实践案例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歌圩、壮族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武鸣壮族山歌、武鸣艾馍制作技艺 |
南宁市武鸣区 |
4 |
传统舞蹈进校园 解锁非遗传承新模式—南宁市陈村小学非遗进校园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南宁傩舞 |
南宁市西乡塘区 |
5 |
天籁声声传古韵 侗歌助力乡村兴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侗族大歌 |
柳州市 |
6 |
三江茶韵 振兴之歌—三江茶制作技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三江茶制作技艺 |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
7 |
鱼峰歌圩 唱响龙城 |
其他方面的优秀实践案例 |
柳州“鱼峰歌圩” |
柳州市鱼峰区 |
8 |
侗乐悠扬传四方——探索与实践侗族音乐传承传播之旅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侗族器乐 |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 |
9 |
非遗赋能旅游 绘就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新画卷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等 |
桂林市 |
10 |
非遗+旅游—文化引领,深度合作,提升文旅服务产品品质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桂林雕版彩色套印、桂北傩面具 |
桂林市秀峰区 |
11 |
百年张福记 “出圈”“出海”——恭城彩扎技艺的传承实践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恭城彩扎 |
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
12 |
绳之韵 结扇缘—桂北非遗活态传承的地方高校设计人才创新培养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桂林团扇制作技艺、桂北绳结艺术 |
桂林市雁山区 |
13 |
涵养文化根脉 传承戏曲经典—彩调在小学传承的探索实践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彩调 |
桂林市象山区 |
14 |
桂林团扇赋能乡村振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显成效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桂林团扇制作技艺 |
桂林市荔浦市 |
15 |
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实践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六堡茶制作技艺 |
梧州市苍梧县 |
16 |
龟苓膏配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实践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龟苓膏配制技艺 |
梧州市 |
17 |
牛娘文化引领振兴梦 赋予乡村发展新动能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岑溪牛娘戏 |
梧州市岑溪市 |
18 |
“潮”玩侨港 “侨”味为先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侨港卷粉制作技艺、侨港疍家煲仔粉制作技艺 |
北海市 |
19 |
以地方传统戏曲之美 助学生五育全面发展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北海粤剧 |
北海市 |
20 |
非遗旅韵 创新华章—东兴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案例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京族哈节国家级、京族独弦琴艺术国家级、京族服饰制作技艺自治区级等 |
防城港市东兴市 |
21 |
千年古陶 展时代新韵—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保护实践与成效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 |
钦州市 |
22 |
传统工艺 编织新时代光彩—灵山竹编保护实践与成效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灵山竹编技艺 |
灵山县 |
23 |
海歌韵律润校园 文化传承唱新篇——钦州海歌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钦州海歌 |
钦州市 |
24 |
匠心筑梦 中职育才——平南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助力平南三利小刀再现锋芒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 |
贵港市平南县 |
25 |
彩灯高高挂 指尖技艺代代传—东龙彩灯进校园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东龙彩灯 |
贵港市覃塘区 |
26 |
粤韵悠扬育桃李—贵港粤剧进校园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贵港粤剧 |
贵港市 |
27 |
一把油纸伞 撑起助力乡村振兴之梦—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实践案例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 |
贵港市港北区 |
28 |
指尖技艺+指尖经济 非遗编织处处生花—竹木芒藤编织工艺传承实践案例 |
其他方面的优秀实践案例 |
竹木芒藤编织工艺 |
贵港市平南县 |
29 |
让非遗在守正创新中拔节生长—壮族嘹歌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嘹歌 |
百色市 平果市 |
30 |
非遗进校园 文化竞芳菲—隆林壮族民歌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隆林壮族山歌、隆林壮族八音坐唱 |
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 |
31 |
“土戏”新唱—田林县第一小学戏曲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北路壮剧 |
百色市田林县 |
32 |
特色芭蕉芋粉 赋能乡村振兴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平果芭蕉芋粉制作工艺 |
百色市 平果市 |
33 |
百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看见非遗》助力非遗传播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织锦技艺(国家级)、瑶族金锣舞(国家级)、壮剧(国家级) |
百色市 |
34 |
利用瑶族服饰传统技艺带动乡村文旅产业振兴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服饰 |
贺州市 |
35 |
多彩非遗 点亮校园生活—钟山县传统艺术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门唻歌、瑶族羊角长鼓舞、钟山桂剧 |
贺州市钟山县 |
36 |
让瑶族传统艺术在实践中传承 在生活中弘扬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蝴蝶歌、瑶族长鼓舞等 |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 |
37 |
以传统工艺匠心传承千年铜鼓之音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铜鼓习俗、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
河池市东兰县 |
38 |
南丹:立足活态保护传承,推动“非遗+旅游”互利融合发展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服饰、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 |
河池市南丹县 |
39 |
巴马:发挥非遗独特优势 让“景”更添花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敬老习俗(壮族补粮敬老习俗) |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
40 |
王尚小学: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品牌活动引领 树立“非遗进校园”到“非遗在校园”的典范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服饰、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 |
河池市南丹县 |
41 |
“布努瑶”民间文化在校园绽放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祝著节 |
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 |
42 |
小藤编展现大作为 藤芒织出振兴路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都安藤芒编织技艺 |
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 |
43 |
铜鼓悠扬 幸福瑶乡—万人同庆白裤瑶年街节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白裤瑶年街 |
河池市南丹县 |
44 |
刘三姐歌谣的璀璨传承与创新宣传传播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刘三姐歌谣 |
河池市宜州区 |
45 |
建设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 促进民族地区团结繁荣发展 |
其他方面的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铜鼓习俗 |
河池市 |
46 |
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忻城壮族织锦技艺 |
来宾市 |
47 |
民歌共传唱,瑶音永流传—金秀瑶族民歌进校园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离贯歌、瑶族香哩歌、瑶族深牌歌 |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 |
48 |
大瑶山用“石牌公约”有效推进乡村治理实践案例 |
其他方面的优秀实践案例 |
瑶族石牌习俗 |
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 |
49 |
以传统节庆创新“非遗+旅游”模式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
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 |
壮族霜降节 |
崇左市天等县 |
50 |
宝圩壮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实践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大新宝圩壮族服饰制作技艺、诗三句山歌、黑糍粑 |
崇左市大新县 |
51 |
巧手织造锦绣梦 振兴织锦致富经—龙州金龙壮锦织锦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
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
金龙壮锦织锦技艺 |
龙州县 |
52 |
训育相长 孵化衍生—广西艺术学院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项目 |
传统工艺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
广西南宁 |
53 |
上林县渡河公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非遗传承实践案例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上林县渡河公 |
南宁市 |
54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教学实践与推广应用 |
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
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55 |
第九届“畅享民歌”活动—传统民歌宣传传播的生动实践 |
非遗宣传传播优秀实践案例 |
刘三姐歌谣、侗族大歌、金秀瑶族离贯歌等广西传统民歌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