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年度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3年工作总结

2024-02-02 11:40     来源:厅办公室     作者: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推动文化旅游业从回暖复苏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凝心聚力促发展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厅领导班子共完成集中学习86学时,开展专题研讨17次。在“推动广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中,形成6份调研分报告和1份总报告,获得刘宁书记、蓝天立主席批示肯定;调研成果《关于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8条)已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检视整改问题6个,推进专项整治1项,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特别是蓝天立主席牵头的“旅游市场活力不足、秩序不够规范有序”问题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旅游经济加快复苏,市场环境明显优化。持续巩固拓展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认真抓好专项整治“回头看”,积极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实施“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引导区直文化旅游系统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我厅成功通过自治区模范机关复核,荣获清廉广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二、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出新出彩

一是艺术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突破。会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设立初始规模为7000万元的广西艺术基金,扶持精品创作,启动民族歌剧《柳柳州》、桂剧《南宁女儿邓颖超》、壮剧《香樟树下》等一批新创重点剧目。彩调剧《木匠哥的钢琴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印象·刘三姐》、《坐妹三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壮剧演员哈丹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新时代中国戏剧(旦行)领军人才”称号。创新开展“文兴广西”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走读广西”入选中宣部2022—2023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举办“珠还合浦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社会反响强烈。二是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焕发新活力。向国家文物局推荐申报灵渠、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侗族村寨·三江侗族村寨等3个项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推动国家文物局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强广西文物保护利用合作协议。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成功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圆桌会议。稳步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西段)建设,平陆运河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正式启动。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试验区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我区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广西有礼”、“广西美味”品牌行动,遴选推出131家广西非遗形象店、非遗美食体验店。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18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茶和天下·雅集”文化交流活动。三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积极构建文化产业主体梯度发展体系,遴选推荐桂林阳朔县、钦州钦南区、南宁青秀区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桂林集扇斋等3家单位命名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苍梧县六堡镇黑石山茶厂等11家自治区文化“双创”示范企业,以及北海科源创业服务有限公司1家孵化示范基地。探索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巴马、三江、龙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桂林市作为2022年度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督查激励对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我厅获得自治区通报表扬。四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成功打造北海海丝首港等一批文旅融合新项目;南宁之夜沉浸式文旅街区从去年1月开业以来至12月底,游客数量突破890万人次。统筹打造“文旅+”产业融合新业态,积极推进邮轮游艇、五菱电动冲浪板等水上文旅体验项目和场景建设,公布2023年迎“学青会”广西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1条,评定首批5家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共同举办“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目前,全区共培育“文旅+体育”“文旅+农业”“文旅+健康”等10大类型新业态项目72个。

三、抢抓市场回暖“黄金期”实干快干,全区文化旅游业从强劲复苏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

一是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安排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7亿元,支持龙脊梯田创5A级旅游景区等项目建设。2023年,桂林市20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和80项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67.8亿元和318.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9.9%和108.4%;全市接待游客1.3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41%和54.38%。二是文旅消费潜能不断激发。率先在全国出台加快文化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的政策措施,文化和旅游部《情况通报》全文转发了我区经验做法。举办文旅宣传推广创意大赛、全域旅游大集市等活动,推出2批共200个“文旅打卡点”。在自治区消费提质拓展攻坚行动中,安排3.63亿元用于统筹推进“秋/冬游广西”黄金季活动,以及景区门票优惠、住宿优惠、文娱消费优惠。持续巩固客源市场,赴20个主要客源地开展“秋/冬游广西”文旅推介活动,完成6场旅游产品对接会。2023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49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11.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7%和70.0%。三是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明显。赴宁波、深圳、香港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对接项目等工作,新签约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链项目231个,总投资87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6.1%;到位资金52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6%。加快文旅产业重大项目建设,262个重大文旅项目完成投资186.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4%。四是文旅品牌创建成果丰硕。大新明仕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阳朔西街、北海老城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窑埠古镇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宝骏基地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北海银滩入选国家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签的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于9月15日试运营。

四、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统筹全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主动加强部门协调和区市县联动,统筹全区文化和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力量,大力推进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一键游广西”优化升级、平陆运河博物馆建设、中越边境非遗保护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保密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督查督办、绩效考评、文电、信息、信访、档案等工作。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管理,持续推进审计整改任务落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规范开展选人用人工作,干部队伍逐步实现年轻化。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率先垂范。聚焦主责主业,加大文化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培训班39期,培训2360余人次。二是文旅大会作用有效发挥。创新举办2023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首次推出“1+6+N”办会模式,“1”为集中会议,“6”为6项配套活动,“N”为持续举办的9项文旅体活动。举办首届广西文化旅游博览会、2023年广西汽车旅游大会暨“一键游广西”快乐新体验活动等,为各地提供文旅资源共享和宣传推广平台。大会期间,共签约136个大健康和文旅体育产业项目,总额751.59亿元。三是智慧文旅平台加快完善。聚焦提升游客体验便捷度和政府监管便利度,全力推进“一键游广西”智慧文旅项目建设。开展“一键游广西—万人体验”跟踪服务活动,赴云南、浙江专题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健全完善“一云一池三平台”,不断提升便利化服务、市场监管、旅游投诉、消费维权、行政执法、宣传营销等方面功能。四是市场环境持续优化。开展全区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重拳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导游强迫购物等行为,文旅部《工作交流》刊发了我区经验做法。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共对14个市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检查3批次、“体检式”暗访暗查7批次,反馈问题线索297条。2023年全区游客满意度调查上半年平均值为79.84,下半年为80.76,游客满意度与旅游市场信心明显提升。强化文旅市场安全监管,督促指导景区、度假区、文博单位抓好安全生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文旅行业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旅游工作,加强导游和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培训,开展山水酒店和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