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联系电话:0771—5529019 办公区地址:南宁市青秀区南湖街道金湖南路24号
- 网站标识码:4500000073 ICP备案:桂ICP备19003777号 桂公网安备:45010302001829号 网站维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切实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繁荣文化事业,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惠民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取得了系列明显成效。就此,记者邀请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记者问:请问今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攀高峰,下一步将如何为人民群众带来更丰富多样的艺术供给?
艺术处处长 叶平:今年以来,我们有序推进重点剧目创排,做好重要文艺奖项的推荐参评工作,推荐民族歌剧《柳柳州》等3部剧目、魔术《疯狂厨师》等5个节目以及3篇评论文章参评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出声乐、舞蹈等六大门类的18个作品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完成广西艺术基金2025年度一般资助项目申报评选工作,共有122个项目入选,资助总金额2900万元。办好“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三月三”国际民歌邀请赛、第六届广西杂技魔术展演、第十三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等重点文化活动,多措并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重点剧目创排的支持力度,鼓励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广西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同时,进一步完善艺术创作激励机制,提高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广西艺术创作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山歌好比春江水——2025年“三月三”国际民歌邀请赛展演现场
记者问:请问在提高文化服务效能方面,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做了哪些努力?下一步计划怎么做?
公共服务处处长 曾彤:一方面,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导全区115个公共图书馆、124个文化馆和117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向群众免费开放,支持各地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重点打造“山歌好比春江水”广西民歌文化品牌,深化提升“走读广西”公共服务融合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提升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化。广西三月三期间,承办全国“四季村歌”开幕式等活动,并融合广西三月三开幕式实现品牌叠加,相关话题全网阅读量达158.5亿,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均等化水平。加强智慧文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还将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激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走读广西·跟着好书去旅行——骏马奔腾耀八桂 民族文脉共传承”(第二期)活动在贵港开展
记者问:请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采取了哪些有力措施持续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 吴兵: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各单位扎实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新发现文物2115处,核准消失文物198处。大力宣传贯彻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第八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强化文物安全管理,有效纠治涉及文物的违规违法行为。深入挖掘文物价值,推进灵渠等申遗工作和白莲洞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举办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西选拔赛和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业务技能提升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研修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依托“2025广西旅游年”活动开展契机,推出“跟着文物古迹游广西”系列活动,为旅游产品供给注入深厚历史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深入感受广西的独特文化魅力。
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确保文物安全。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通过加强文物保护数字化工作实现活态传承,继续策划推出一批集中反映我区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革命历程的文物主题游径、文物特色主题研学旅游线路,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更好融入现代生活,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业务技能提升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研修班在柳州举行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相关链接: